关注公众号
智浩心理
01
一个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可身材还像个幼儿园小朋友,心智甚至不如幼儿园小朋友。
他总是紧锁眉头,不看人,自顾自刻板重复几句话,几乎没办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这要是送到医院,几乎一定被医生叮嘱送进自闭症训练机构。
他的妈妈不送他进幼儿园,理由是各种新式幼儿园都有问题,幼儿园老师无法理解他,会给他贴标签,不如自己努力学习成长带好他。
昨天我见到那个孩子,他居然眉头没有紧锁,比平时有些放松。过了一阵,他带着哭腔向我走来,说:"我要喝酸奶",这是我第一次见他完整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前他说话连主语都没有,似乎分不清自己和别人。
我挺为他高兴的,说带他去买酸奶,于是先去跟他妈妈打个招呼,征得同意。
妈妈说:“你不要理他,他今天不正常,有些过度兴奋,一会要这儿一会要那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太了解他了,你给他买了酸奶,他依然会有情绪,依然不满足,这就是他的模式。”
我说:“买酸奶就是买酸奶,跟他情绪好不好没关系,我买酸奶也不是为了让他情绪好,只是看到他想吃酸奶。”
妈妈转头质问孩子:“你要酸奶为什么不跟妈妈说,反而去问客人要,你这样很不礼貌你知道吗?”
没想到孩子居然表达能力爆表,没有像平常一样被打压而情绪崩溃,而是直接对妈妈说出:“妈,我想要酸奶。”
天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对妈妈句子完整主语明确的表达需求。我急忙说:“没事儿没事儿,我就带他去一下,很快的。”
结果妈妈一通反问孩子:“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酸奶呢?我觉得你今天的行为很不对。。。我不能让你养成向客人要东西的习惯。。。”
然后我看不下去了,那股浓郁的黏腻窒息感,我作为旁观者都无法再承受。于是我夺门而出。我啥也做不了,只能下单一些酸奶,下次过去时带过去。
之前我就时而给他带些零食,因为我亲眼见到,他想要零食,但是妈妈认为他没有语句完整的表达要吃零食,于是不给他买。等他好不容易表达出来了“我要吃奥利奥”的想法,妈妈开始问他:“你到底要吃几颗奥利奥呢?你说清楚,你说不清楚我怎么知道该给你多少钱。你为什么要吃奥利奥呢?”
总之就是:你要在我认为你需要吃零食的时候吃零食,我想给你零食的时候,你才能吃零食,而不是你想吃,我就得出去给你买,你的需求一定是有问题的。
这个妈妈,会做很多好吃的点心,做得非常用心,真的很好吃。她对我也很好,经常送我自制点心,每次吃到嘴里都很幸福。
我猜想,她可能是难以忍受,为什么我的零食做得这么好,你还想要吃外面的东西?
晚上回来我纠结了很久,我知道基本原则,别人不求助不要主动去干预,可我真的心疼孩子也心疼她,希望她能走出这种黏腻的共生纠缠,于是给她发了很长一段话,长度相当于我在"初心社区"回答付费问题。
我知道我越界了,我也不知道这会对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能不能帮到她们,甚至起反作用也有可能。但这种高浓度的精神寄生,真的可以抑制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把孩子往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愚痴的方向推。我做不到视而不见。
02
很好的进展是,这位妈妈已经把孩子送去爷爷奶奶家生活。爷爷奶奶家离得不远,妈妈偶尔过去探望,孩子情绪愉快了很多。
别人问孩子要不要回家看看妈妈,孩子一律回答,不要。
这位妈妈的精神状态也饱满了很多,这段时间干劲十足。她很擅长做美食,我之前一直鼓励她把爱好变成事业。现在她打算开自助餐,我很为她高兴,我和店长报名做她的第一批长期客户。我鼓励她把那些小点心也做成生意,我会帮她分享给朋友们。我们聊得很愉快。
她跟我分享了,她通过别人完全看不见明显的事实、活到自己世界里的案例,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也是看不见孩子,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是唯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唯一能带好孩子的人,这种想法很自大。然后她就愿意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了。
自从停止寄生孩子,她的精神状态也舒展了很多。以前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现在都能规划自己的事业,勇于跟自己的父母划清边界了。
真为她高兴。也更加明白,每个人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但只要有坚定的意愿,无论原生家庭坑多深,我们终将获得自由。
03
农村文化里,如果某个人莫名地狂呼乱喊大哭大闹、拳打脚踢的,人们经常会说,这人是被鬼附体了。这个解释非常形象。
如果一个孩子时常抽疯般地闹,对父母拳打脚踢甚至自残,最后神志涣散不想活了,这就是被“鬼”附体了。这个“鬼”通常是妈妈。
“鬼”没有身体,所以要寄生活人,透过活人的身体感受这个世界,被寄生的人身弱多病。
有些妈妈虽然还活着,但是行为方式跟鬼一模一样,她不经由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世界,而是附体到孩子身上去,经由孩子而活。
举个例子
-
网友留言:以前相亲,我和对象发短信聊天,我妈总要问内容,还指挥我怎么回复,各个事项她都要掺和!那段时间她春光满面精神焕发,好像她谈恋爱一样,而我只是听从安排。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要把相亲对象给的见面礼一千块钱退回去,我妈歇斯底里的拉住我和我撕打,后来终于被我退掉了。以后休想掺和我任何一件事。
-
李雪回复:这就是附体,妈妈不在现实中体验自己的情感生活,而是附体到孩子身上,吸食孩子谈恋爱的感觉,把孩子的生命窃为己有。被吸食的孩子会愤怒,而且厌恶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俗称,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生无可恋。
催孩子写作业、盼孩子考高分是一样的,寄生虫妈妈想要牛逼的感觉来幻想牛逼的未来,自己却不去创造,而是附体到孩子身上逼孩子满足自己的幻想。
结果必然是,孩子极度厌恶学习这件事情。可是被妈妈盯着,孩子又不得不学,于是只好变成傻子,怎么学也学不进去。或者学进去了,考上好大学了,然后堕落毁掉自己,以报复妈妈。
很棒的是,这位留言的读者坚决捍卫了自己的边界。寄生虫被赶出体外,自然要愤怒厮打一番。要比寄生虫更狠地捍卫边界,才能好好生存。
只是,小孩子无法捍卫边界,所以只能狂喊乱叫拳打脚踢,试图赶走寄生虫妈妈。然而这通常是没用的,寄生虫妈妈还正好扮演受害者,吸食周围人的同情,又爽一波。
04
网友留言:去年疫情在家上网课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催儿子交作业,干涉很多,内心非常焦灼。儿子13岁,有一天爆发了,他极其痛苦偏执,对我暴力相向。那段时间一直听李雪的直播课挺过来,反思,闭嘴。1年多过去了,儿子成长了,我也成长了。其实挺感谢儿子守护他的边界。
网友留言:我前几年严重寄生在孩子身上时,我二三岁的女儿经常暴怒,时不时要躺床上,用脚狠狠地踢打床板,晃脑袋,口里大喊大叫,手也乱晃发泄半个小时。当时不懂她怎么那么多痛苦。边界清晰后,她一次也没有再这样了。每天自己安排自己,开心专注。
李雪回复:你们能反思自己的寄生,太不容易了,为你们点赞。孩子其实很简单,屡次被侵犯边界就要用暴力守护自己,父母能醒过来,孩子自然不再暴力。
~~~
网友留言:请问,老师,孩子2岁,稍有不如意,例如,我坐的地方不是他想要我坐的地方,表姐不按她的意思走过去她身边等等,就开始哭泣,耍赖,怎么办?
李雪回复:这不是什么秩序敏感期,这是孩子被精神寄生后,无法发展现实边界感的结果。父母或者老人、保姆,至少有一个人一直在以卑微的、付出者的姿态全方位控制孩子,希望孩子不要有情绪,这会造成孩子心智发展严重受阻。
~~~
网友留言:李雪老师你太神了,你说被精神寄生的孩子,在外面容易狂躁不守规矩甚至打人。我家宝宝爱与自由养大,出门很乖。奶奶来了两星期,事事盯着宝宝,严重精神寄生,结果奶奶天天被宝宝打,宝宝去外面就专门挑小女生打。
李雪回复:孩子的行为就是大人精神状态的镜子。
~~~
网友留言:被妈妈控制和寄生的那种感觉,没经历的人体会不到。就是那种把你周围空气都慢慢抽走的窒息感。。。这个过程中,被寄生者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窒息和痛苦,只是莫名暴怒。也许潜意识认为只有拳打脚踢才能捅一个破洞出来,让人呼吸两口。
李雪回复:太精准地描述出被寄生的感受尤其是寄生物妈妈总是一副弱弱的样子 —— 我什么都听孩子的,孩子的情绪就是我的天,我哪儿敢忤逆孩子啊,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而事实是,妈妈是时时刻刻趴在孩子身上吸血的恶鬼,离了孩子就活不了。所以孩子总是暴怒,好像要撕碎妈妈,自己才能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