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背叛父母,你才能真正变好
来源: | 作者:智浩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11-22 | 30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年轻的生命,要指向成长。
 
然而,太多人的生命中,成长非常不易,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停滞下来。
 
有时候阻碍成长的,是贫困;
而有时候,是因成长带来的内疚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孩子,你要穷尽一切发展自我。
 
也许你在突破的过程,会背叛父母、会伤害到别人,因而感到内疚。
 
但要知道,活出自己,是对家族最大的祝福。
 
所以,在“发展会内疚”以及“不发展就不内疚”这两者间,前者一定是对的。





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女孩,不仅家里穷,父母的身体也不好,属于很苦的那种家庭。
 
她也早早就知道,自己是家里的养女,父母还生了一个弟弟,而家族也好,村里也好,是重男轻女的重灾区。
 
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养父母对她很好,她也从未想过要发展自己。
 
也因此,虽然是90后的女孩,但她从小就觉得,自己这一生已定——
 
初中一毕业,就该进厂打工,然后找个人嫁了,再生个孩子。
 
大家都这么过,她也这么过好了。
 
所以那时, 她的成绩很一般,还和小混混谈恋爱。
 
看上去,她的人生就这样了。
 
然而初三时,她看到一个重点高中的介绍,不知怎么就生出了憧憬。
 
可憧憬刚一生出,立即就有了绝望,她非常清楚,这不是自己可以去的地方。
 
挣扎之下,她对自己说,干脆就这样吧,我努力一拼,考上这个学校,反正到最后我又不会去读的。
 
没想到,这种绝望的憧憬,竟然爆发了巨大力量。
 
她成绩突飞猛进,竟然在中考时发挥极好,考上了重点高中。
 
但中考完她就直接去了厂里打工,那时一个月能挣3000,这对于她的家庭而言,是很好的收入。
 
不知怎么,一个远房表哥知道了这件事。
 
这表哥过得也一般,可他为女孩出了学费,还说服一个相对宽裕的亲戚,给女孩出生活费。
 
然后找到女孩说,你一定要去上学,哪怕先去一星期。
 
在拉扯下,女孩就这样上了高中,可她从未想过,还可以去上大学。
 
一样的剧本,在高三时又重复了一次。
 
带着绝望的憧憬,她又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本院校,但她也选择忘了这件事,在高考完后,又去打工了。
 
她又一次被亲戚捞出来,送她上了大学。
 
进大学后,她拼命打工,终于能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了。
 
并且,在毕业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了贷款,给父母修建了房子,每年还会给他们一大笔钱。
 
成长至此,她的人生实现了突破。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但女孩提到,即便自己人生得到质的飞跃,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内疚感
 

我当初选择继续读书是对的吗?
我真的承受得起这样的生活吗?


这份巨大的内疚,来源于她继续读书那几年,看到父母的辛劳,听到旁人的质疑——

作为一个女孩,你这样的条件,你怎么敢读书啊?
 
尤其在最初工作那几年,她经常会在深夜时,萌生出“自己是个罪人”的念头。
 
甚至,这份内疚太深,让她觉得自己没有活下去的资格。
 
直到最近这一两年,她才终于感觉,自己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站稳了脚跟,自己的生命,已经属于一个宽阔许多倍的空间。
 
然后她开始庆幸,自己没有被内疚所控制,而将生命滞留在那个村子周围的狭窄世界。





在现实中,我听过很多类似这位女孩的故事——

发展本是令人激动的事,但在发展自己时,却被内疚感缠绕。

内疚,是成长路上的另一大障碍。
 
如果说贫困是看得见的河流中的岩石,那么内疚,就是河流中的暗礁。
 
在这里,特别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我一生中,也许最关键的选择,是中考后报志愿。
 
当时,农村的学生都在疯狂地考中专师范。
 
因为,农村户口的孩子考上中专师范,直接拥有城镇户口,是被称为“鲤鱼跳龙门”的。
 
那时,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真可以用“鲤鱼”和“龙”来对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竞争无比激烈,绝大多数应届生考不上中专师范,得复读。
 
并且复读几年的大有人在,我们一个女孩读到了初九,也就是说,她已经复读了6年。
 
然而我成绩不错,作为应届生,我能直接考上中专师范。
 
并且,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因为我家很穷,能获得城镇户口,就能早点工作挣钱。
 
所以我也决定了报中专,然而鬼使神差,在最后一刻,我变了主意,转而报了重点高中。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做此选择,当时就是靠着一丝微弱的感觉,而选择了重点高中。
 
我的人生也因此而不同,上了重点高中,后来才有可能上未来的北京大学。
 
并且,大环境即将发生巨变,我那些考中专的同学毕业后,学校要不就是不包分配了,要不就是分配的工作整体上都很差。
 
结果显得这像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了。
 
在我的生命中,这种鬼使神差的事有多起,都是发生在最关键、最要命的时候,我靠微弱的感觉,做了正确选择,并且是少有人做的选择,后来获益巨大。
 
其实,我觉得我身上有一个巨大的矛盾。
 
我有非常清晰的头脑,非常好的判断力,事实一再证明如此,可我不能用我的头脑,有意识地为我自己谋福利。
 
或者说,我不能用我的聪明才智,为我的自我服务。
 
和我的咨询师多次谈到这个矛盾,最近一次,再次谈起时,他说:
 
你在意识上灭掉发展自己的意识,以此避免了内疚,然后你才能无意识地允许自己悄悄发展自己。
 
这句话狠狠地击中了我,我眼泪瞬间爆出。其实即便在咨询中,我都是很少流泪的。
 
我解释一下。
 
我的家庭非常贫穷。并且,我刚生下来时,母亲还有严重的抑郁症。
 
有这样贫瘠的母亲和贫穷的家庭,我如果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这就意味着,我必须有意识地去从家庭里吸血,这就太内疚,太羞愧了。
 
所以,我不允许自己有意识地发展自己,表现得非常谦让,简直就像是没有自我一样,这样就可以免于内疚。
 
当然,在潜意识中,我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想给自己争取机会,想奔向更大的空间,想好好发展自己。
 
因为我在意识上已经最大程度地灭掉发展自己的意识,不那么内疚了,所以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允许我做最明智的选择。
 
放弃中专,转而报重点高中,做决定时的那个非常微弱的感觉,应该就是潜意识深处这个想充分发展自己的渴望。
 
当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也有了一份后怕。
 
中考前,但凡我妈和我说一句:咱家穷,你就考中专师范吧。那我一定会报考中专师范。
 

然而在我一生中,妈妈从未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你看咱家这么穷,你是不是别那么使劲上学了?


她也从未说过:


咱家这么穷,就你有出息,家里未来就靠你了。

 
不善言辞的父亲,一样是一次都没说过这样的话。
 
可以想象,我一路读书,给父母带来多大的压力,然而他们从未表达过不满,都是默默而积极地帮我筹钱。
 
这是巨大的允许
 
因此,我才能偷偷地允许自己发展自己。
 
尽管如此,内疚仍然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议题。
 
我会做很多牺牲,就是想避免内疚,
然而毕竟在发展自己上,我没有被内疚所困住。






我看到很多人,应该是无数人,为了避免巨大的内疚,而去追求一份清白感:
 
“我谁的都不欠”,
“哪怕是父母的我也不欠”……
 
结果是,让自己的生命陷入了停滞。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所以,与其为了避免内疚而陷入停滞,不如带着内疚去发展自己。
 
甚至,在一些极端环境下,我们也要不计代价地发展自己。
 
我再讲一个故事。
 
那是在非常贫困的山村里长大的女孩。
 
她的家庭不仅超级贫困,而且父母也重男轻女,溺爱弟弟,对女儿刻薄甚至凶恶。
 
在这种几乎完全没有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家庭,这个女孩发展自己的本能反而被充分激发了出来。
 
她知道,自己不能困在这个山村,困在这个家庭,她得努力走出去,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读出去。
 
可读书的钱从哪儿来?
 
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去借钱,借亲戚的,借陌生人的,甚至有时会有一定欺骗的手段。
 
有一次,为了借到一点钱,她步行了一百多里山路,去另一个村子,找一个远方亲戚借钱。
 
后来,她读了中专,毕业后,她留在城市里打工,再后来,她有了自己的爱人,然后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成为亿万富豪。
 
她一直记得当年借给自己钱的人,早早就一一还清。
 
而有人说,哎呀,其实当时就知道你这个孩子不靠谱,撒了些谎,但看你太不容易,还是借钱给你了,早知道你现在能发展这么好,当时就该多借些钱给你。
 
作为孩子,她是不够清白的,因为有欺骗在。
 
每每想起这些经历,她会充满羞愧,觉得自己错了,不道德。
 
但我听她的故事时,非常感动,也很佩服她的力量,我对她说:
 

你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你基本的资源,但你为自己争取到了发展自己的资源;
 
更何况,你也没有忘记这些帮助过你的人,你有感恩、还钱和回馈。
 
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我的这些回应,令她释然了很多。
 
 
 写在最后 
 

如果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不内疚,为了追求清白感,而让自己的生命停止成长,真的很可惜。
 
所以,我们要不惜一切发展自己
 
而在此过程中,关键的是,我们的能量不被卡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这时候,当爱与能量都流动起来,我们的生命指向成长。
 
最终,我们的成长也会带动家庭变得更开阔更有资源。
 
所以尽管发展、突破自己的过程,你会内疚,会怀疑自己,会担心被嘲笑……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发展自己。


  • TA在等你回复~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