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欲期、肛欲期及俄狄浦斯期的特点及养育建议
来源: | 作者:智浩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11-19 | 1936 次浏览 | 分享到:

心理发展阶段

Development stage



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但给予得太多也不行。


按照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的理论,可以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这个理论的轴拉得更长了,命名方式和弗洛伊德的理论虽不太一样,但前面的几个阶段基本可以相互对应。

婴儿期基本上对应的是口欲期,幼儿期对应肛欲期,学龄前期对应俄狄浦斯期,学龄期对应潜伏期,青春期对应生殖期

生殖期以后,弗洛伊德没有再说,但是青春期后人生其实还长着呢,作为一个社会化的角色,心理上还要处理很多的主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埃里克森关于人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前三个部分。



01

婴儿期-口欲期


婴儿期(0-1岁)对应口欲期,标志性的关系是妈妈。

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讲,妈妈是最重要的,因为婴儿期孩子一般主要是由妈妈照料的

如果再把内驱力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个阶段的标志性关系就可以再进一步细化为“妈妈的乳房”、或者“给我喂奶的人”

俗话说,有奶就是娘啊。

那么这个养育孩子的人,除了要生理养育外,还要心理养育。

心理的养育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获得和给予,孩子的需求被给予后,才会有所放心地、充分地获得。

充分获得以后,这个孩子就饿不死,这样TA就会建立一个心理品质——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

这时候的心理危机主要是“信任和不信任”,也就是说,口欲期其实最重要的是建立安全感,建立潜意识深处的对世界、对自己这个生命的安全与信任

你会发现生活中有些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信任感,莫名其妙的不理直气壮感。

这种感觉可能就来自于早年间给予和获得的心理特征没有被充分满足

如果一个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未被充分满足,就会影响到TA的信心,进而导致TA容易退缩的特点:怯怯的、不大胆,不张扬,不是那种理直气壮的,显得退缩、怯懦。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我们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但是给予得太多了也不行。

如果为了给予百分之二百的满足,全家人一起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4小时监控,千万不能把孩子给亏着了,这样把娃伺候得像个皇帝似的,以后这个娃可能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当这个孩子的现实环境有变化时,TA是需要有一定的现实感的,要能够接受现实的条件,而不能是一种无所不能的状态。

现在你提供了无限的倾注,孩子连感觉、需要都不用表达,对现实都没有伸手去触摸,就直接给满足了,这就等于把孩子放在蜜罐里给腌起来了

那TA对现实世界真实性的感知就会出问题,就会永远停留在一种幻想里。

所以,在养育的过程中,不足会有问题,给过了也会有问题。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咨询里,我们常常想去找这个人成长经历里有什么不满足,从而给TA现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不要忘了,其实有时候满足过头也有问题

因此在以后的咨询中,大家都要有这样一种思路:做得不足会怎样?做得过分又会怎样?



02

幼儿期-肛欲期


幼儿期(2-3岁)对应着肛欲期,肛欲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孩子开始想要自己做主了。

幼儿要拉屎尿尿,是不是TA想在哪拉就在哪拉?

那当然不行,大人肯定是要管的。

大人在管孩子的时候,孩子和大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较量,这就是有关权力的问题:那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或者咱们商量着来

这中间其实就在发展一种能力——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判断的能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控制与服从

很多人因为与父母在这一阶段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导致长大以后,总是莫名其妙地和领导对着干,连TA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另一种情况是看见领导就特别害怕,特别胆怯,大气都不敢出

所以,在这一阶段控制服从的较量中,人最后要形成一种自主、果断的决断能力

这一阶段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发展成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翻来覆去、反复纠缠

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听你的,这是对了还是错了?那听我的,这样做对吗?应该听你的才是对的吗?还是我觉得这样是对的?

另一个极端是陕西话说的“怂管”,我什么也不管,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就容易发展成冲动控制障碍

那些被宠坏了、溺爱坏了的孩子,就是因为没人管、没人限制、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最后变得不管不顾、没有规则了

没规则的人,可能就是因为TA的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对TA有些太过放纵了



03

学前期-俄狄浦斯期


学龄前期(3-6岁)对应着俄狄浦斯期简洁地说,儿童在俄狄浦斯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在内心形成了三角关系

这个时候,在儿童的心目中,爸爸、妈妈和我,其实是三个人

在这之前,肛欲期时,父母在孩子心理上的功能其实是一个人,代表着一个角色;再往前推,口欲期阶段,其实所有人都是妈妈

因此,儿童期也叫做三角关系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竞争和内疚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发育好,那这个孩子以后在意志方面就可能有问题,容易没胆量、不敢争取

另一个极端是变得肆无忌惮、冷酷无情、缺乏超我的监控

内心三角关系的冲突,会引起阉割焦虑

如果阉割焦虑过于严重,这个人的能力就被抑制了,什么都放不开,什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如果阉割焦虑太过弱化,这个人就变得无所顾忌、冷酷无情、不管不顾

注意了,冷酷的人和冲动的人还不一样,一个人存在冲动控制的问题,那常常是肛欲期的事,功能更低

有些人虽然很冷酷,但是TA的意志力是很强,所以这两者属于不同水平



  • TA在等你回复~
提交